爲深化學生對各自專業的理解,激增學生對教育的熱情,11月23日晚和11月28日晚,教師教育學院(體育學院)分別于8310教室和1303教室開展教育系列講座。參加兩次講座的人員分別是鄭紅波老師、2022級學前教育專業部门學生和蔣雙梅老師、胡秀春老師、2022級小學教育專業部门學生。
鄭紅波老師以“幼兒園數學活動設計”爲題,說明了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的五大領域,通過介紹科學領域,引出數學活動設計教學,並希望此次講座對同學們能有啓發。
鄭紅波老師對幼兒園開展數學活動的须要性提出疑問,並說明自己的觀點,認爲幼兒園的數學活動能夠幫助兒童自發形成看法結構,讓兒童有計劃、有目的地行動。關于數學教育,鄭紅波老師認爲,多樣的數學操作质料、成人相關的數學語言和有目的的數學活動有助于幼兒的數學學習。
鄭紅波老師認爲幼兒數學學習就是幫助幼兒構建數學看法這一觀點不夠科學,並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認爲焦点經驗是兒童數學獲得的最基礎、最關鍵的看法和能力,她鼓勵同學們認真回顧《指南》,學習幼兒如何在生活與遊戲中感知數學。
鄭紅波老師對數學認知的理解目標進行了分點闡述,並通過表格、圖片的舉例形式說明數學存在于生活之中、數學無處不在。針對數學活動設計,鄭老師建議同學們應該先了解“生活化數學教育”和“應用性數學”這兩個理念,在操作中、生活中、遊戲中學。
爲深化同學們對“數學要领遊戲化”的理解,鄭老師邀請十名同學上台進行了一場數字遊戲,並從中說明了設計活動時應當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鄭紅波老師對教學過程的有效指導战略進行說明,並闡述了數學活動設計的四要素,並強調教師應當創建開放的、低結構的情景,要著重關注遊戲過程中幼兒的表現。鄭老師認爲,一個好的活動並纷歧定追求完美,而是“讓孩子帶著問題進來,帶著新問題出去”,能夠真正刺激孩子的思維,促進孩子思考。
蔣雙梅老師以“我的援疆故事”爲題,說明了“援疆”的看法。蔣老師通過展示圖片講述了自己在疆特殊的環境與繁重的支教事情,認爲整個過程艱苦但很快樂。對于新疆的學生,蔣雙梅老師心懷大愛,鼓勵他們努力學習、逐夢奮鬥;對于新疆的老師,蔣老師贊揚他們毅然支教的奉獻精神,感恩他們爲新疆孩子帶來的教育希望。
蔣雙梅老師講述了自己在新疆特別難忘的幾件事,如重走和田解放路,軍事訓練和節日活動等,並展示了相應的照片。蔣老師分享了的援疆感受,她認爲援疆是使命更是擔當,援疆是奉獻更是責任,援疆是曆練也是學習,她覺得這段經曆彌足珍貴,值得一生銘記和追憶,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援疆故事一直在繼續。
胡春秀老師說明了班主任的事情任重道遠,重要很是。針對班主任如何在班級治理中忙而不亂、忙而不累,胡老師以“學會溝通,善于相助”爲題,認爲“管”側重制度、紀律,強調規則,“理”側重情感交流,強調班主任應該用嚴明的制度來管,用細膩的情感來理。
胡春秀老師從三個方面解釋了上述觀點,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建議教師應該用真愛演繹溝通的共鳴,用勤奮獲得溝通的資本,用思考尋求溝通的途徑。胡老師通過舉例證明了溫柔而堅定的愛與尊重對孩子的重要性,只有掌握教育契機、學會換位思考,才气真正幫助孩子康健成長。胡老師認爲“批評有方”十分重要,倡導“綠色”的批評方式,並提出了問、緩、引、選、激五種與孩子正確的溝通途徑,胡老師闡明,所有的批評對事不對人,身爲教師,應當看到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盯著他的不足。胡春秀老師勉勵同學們要堅持一點點地愛、一點點地勤、一點點地思,美美地想,樂樂地做,每天都有進步。
這兩次講座的乐成舉辦,拓展了學生的教育思維,更新了學生對做好教育的看法,增強了學生對未來教師生涯的美好憧憬,極大地體現了學院對教育專業培養的重視水平。




文:陳怡諾/图:姚松 陈厚桦/審核:趙校民/責任編輯:金柔雅